肌腱炎症狀有哪些?7 大身體健康警訊千萬不能忽視!

肌腱炎是現代人常見的隱形敵人,輕忽它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。當肌肉與骨骼之間的連結組織過度使用或受損,就可能出現炎症反應,從隱隱作痛到活動受限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狀,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你是否曾感覺某些部位莫名疼痛或僵硬?

這篇將帶你深入了解肌腱炎的 7 大健康警訊,助你更早察覺、及時改善,避免影響生活品質!

肌腱是什麼?

肌腱(Tendon)是人體的重要組織之一,位於肌肉和骨骼之間,扮演著連接和傳遞力量的角色,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傳遞到骨骼,進而產生運動或穩定關節。肌腱結構堅韌、富有彈性,能承受高強度的拉力,這使其成為身體運動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肌腱的結構與組成

肌腱主要由膠原蛋白纖維組成,這是一種強韌的蛋白質,賦予肌腱極高的抗拉強度,此外肌腱內還含有:

  • 彈性蛋白:提供彈性,幫助肌腱在拉伸後恢復原狀。
  • 基質物質:支撐膠原纖維排列,保持結構穩定。
  • 細胞:主要是成纖維細胞,負責維持和修復肌腱組織。

肌腱功能與作用?

肌腱(Tendon)是人體運動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結構,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肌腱的功能

連接肌肉與骨骼

肌腱是肌肉的延伸部分,將肌肉連接到骨骼上,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運動鏈條。當肌肉收縮時,肌腱將力量傳遞到骨骼,從而驅動骨骼移動。

力量傳遞

肌腱的主要作用是將肌肉產生的收縮力傳遞到骨骼,使得身體能進行各種動作,例如行走、跑步、舉重等。

吸收與緩衝衝擊力

在運動過程中,肌腱能吸收和分散來自關節和骨骼的衝擊力,減少對肌肉和骨骼的損傷。

穩定關節

肌腱與韌帶一起,幫助穩定關節,防止骨骼在活動過程中移位或損傷,特別是在需要快速變換方向或承受高壓力的運動中。

肌腱的作用

促進身體靈活性

肌腱的彈性和延展性使得關節具有更大的活動範圍,幫助完成復雜且多樣的動作。

提供力量儲存

肌腱具有一定的彈性,在拉伸時會儲存能量,隨後釋放能量幫助完成運動,如跳躍或奔跑。

保護肌肉和骨骼

肌腱可以幫助減少因高強度活動而對肌肉和骨骼產生的直接壓力,降低受傷風險。

支撐長期負重運動

肌腱的結構特性適合長期的重複性運動,例如長跑或游泳,能夠長時間維持運動效率。

常見的肌腱部位有哪些?

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重要組織,主要負責將肌肉產生的力量傳遞給骨骼,以實現身體的運動和穩定。人體的肌腱分布於許多關節及主要活動區域,以下是一些常見且容易辨識的肌腱部位:

手腕與手部肌腱

手部的肌腱多而精細,負責手指和手腕的靈活運動。常見的肌腱包括:

  • 屈肌肌腱:負責彎曲手指和手腕的動作,如深屈肌肌腱和淺屈肌肌腱。
  • 伸肌肌腱:負責伸直手指和手腕的動作。 這些肌腱經過手腕的腕隧道,如果受到壓迫,可能導致腕隧道症候群。

肩部肌腱

肩部的旋轉肌群(Rotator Cuff)由多條肌腱構成,主要包括:

  • 肩胛下肌腱(Subscapularis Tendon)
  • 棘上肌腱(Supraspinatus Tendon)
  • 棘下肌腱(Infraspinatus Tendon)
  • 小圓肌腱(Teres Minor Tendon)

這些肌腱負責穩定肩關節並協助肩膀的旋轉與抬舉。

膝蓋肌腱

膝蓋的肌腱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,是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部位,包括:

  • 髕腱(Patellar Tendon):連接髕骨與脛骨,是膝蓋伸直的主要肌腱。
  • 股四頭肌腱(Quadriceps Tendon):連接大腿肌肉與髕骨。

踝關節與足部肌腱

踝關節和足部肌腱負責維持腳步的靈活性和穩定性,如:

  • 跟腱(Achilles Tendon):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,連接小腿肌肉與腳跟,負責腳踝的伸展與推進。
  • 脛後肌腱(Posterior Tibial Tendon):穩定內足弓。
  • 腓骨肌腱(Peroneal Tendons):穩定外側腳部。

肘部肌腱

肘部的肌腱連接手臂肌肉與前臂骨骼,常見的有:

  • 肱二頭肌腱(Biceps Tendon):連接肱二頭肌與前臂骨,負責彎曲手臂。
  • 肱三頭肌腱(Triceps Tendon):負責手臂的伸展。

臀部肌腱

臀部肌腱與下肢肌肉連接,支撐骨盆與大腿運動,包括:

  • 臀中肌腱(Gluteus Medius Tendon)
  • 臀小肌腱(Gluteus Minimus Tendon)

脊椎肌腱

雖然不如其他部位顯眼,但脊椎附近的肌腱也很重要,協助穩定身體姿勢並支撐運動。

肌腱炎是什麼?

肌腱炎(Tendinitis)是一種由肌腱發炎或刺激引起的病症。肌腱是將肌肉連接到骨骼的堅韌纖維組織,在身體活動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當肌腱因過度使用、受傷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損傷時,便可能導致炎症,進而引發肌腱炎。

肌腱炎症狀有哪些?

肌腱炎的症狀多樣化,通常取決於受影響的部位和炎症的嚴重程度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肌腱炎症狀:

疼痛

  • 疼痛是肌腱炎最主要的症狀之一,通常在受影響部位的肌腱附近會感到酸痛或刺痛,特別是在運動或用力時疼痛加劇。
  • 疼痛可能從輕微的不適發展為劇烈的疼痛,影響日常活動。

腫脹

  • 肌腱周圍可能出現腫脹,尤其是在炎症較為嚴重的情況下。
  • 腫脹有時伴隨著局部的熱感或發紅。

僵硬感

  • 受影響部位可能出現僵硬感,特別是在早晨或長時間不活動後。
  • 這種僵硬感可能需要輕微的活動或熱敷來緩解。

運動受限

  • 因為疼痛和僵硬,肌腱炎可能導致某些動作範圍受限,影響肢體靈活性。
  • 舉例來說,肩部肌腱炎可能影響肩膀的旋轉或抬高動作。

局部壓痛

  • 用手按壓受影響的肌腱時,可能會感覺到局部疼痛或敏感。
  • 這種壓痛通常是確診肌腱炎的關鍵指標之一。

發出異常聲音

在移動肌腱時,有些人可能聽到或感覺到「嘎嘎」或「彈跳」聲音,這可能是由於肌腱與周圍結構摩擦所引起。

功能下降

由於疼痛或僵硬,肌腱炎可能導致某些日常活動的能力下降,例如提重物、打字或跑步。

造成肌腱炎的原因有哪些?

造成肌腱炎(Tendinitis)的原因主要與肌腱的反覆使用或過度負荷有關,但也可能涉及其他因素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:

重複性動作

長時間進行相同的動作,例如打字、運動、或使用工具,會對某些肌腱施加持續的壓力,導致肌腱發炎。這在工作中需要頻繁使用手腕或肩膀的人群中特別常見,例如辦公室職員或工廠工人。

過度運動

運動時,如果忽略正確的熱身,或運動量過大,會使肌腱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負荷,例如跑步者可能因為跑量突然增加而導致跟腱炎。

年齡增長

隨著年齡增長,肌腱的彈性和強度會減弱,更容易受到損傷和發炎,這也是為什麼肌腱炎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。

姿勢不良

長期維持不良的姿勢,例如駝背或翹腿,可能會改變身體的負重分佈,導致特定肌腱過度負擔,引發發炎。

突發性創傷

肌腱在受到外力衝擊或突然拉扯時,可能會發生急性損傷,進而引發肌腱炎。

慢性疾病影響

某些慢性疾病會增加肌腱炎的風險,例如:

  • 糖尿病:可能影響肌腱的血液循環和癒合能力。
  • 類風濕性關節炎:會導致全身性炎症,影響肌腱健康。
  • 痛風:尿酸結晶沉積可能直接刺激肌腱,引起炎症。

肌肉不平衡或弱化

如果周圍的肌肉力量不足,可能會讓肌腱承擔額外的壓力,導致肌腱炎,例如膝蓋周圍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導致髕腱炎。

使用不合適的裝備或鞋子

運動時使用不合適的裝備,例如缺乏支撐的跑鞋,可能導致肌腱過度壓力,增加受傷風險。

藥物影響

某些藥物,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某些抗生素(如氟喹諾酮類),可能會削弱肌腱的結構,增加肌腱炎的風險。

其他環境因素

  • 長期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可能會導致肌肉和肌腱僵硬,增加發炎的可能性。
  • 工作或運動中的不規則動作也可能導致肌腱受損。

肌腱炎常見影響部位

肩膀(旋轉肌群肌腱炎)

肩膀是肌腱炎的高風險區域之一,特別是旋轉肌群(Rotator Cuff)。這包括穩定肩關節的幾條肌腱,特別容易因為重複性動作(如舉重物、游泳或投擲運動)而受損。

症狀:

  • 肩部疼痛,特別是在抬高手臂時。
  • 夜間疼痛加劇,影響睡眠。
  • 肩關節活動受限。

肘部(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)

肘部的肌腱炎主要分為兩種類型:

  • 網球肘(Tennis Elbow):影響肘外側的肌腱,通常由於過度使用前臂肌肉(如打網球、畫畫或打字)引起。
  • 高爾夫球肘(Golfer’s Elbow):影響肘內側的肌腱,常見於高爾夫、舉重或其他抓握活動。

症狀:

  • 肘部外側或內側疼痛。
  • 握力減弱。
  • 前臂活動時出現不適。

手腕(腱鞘炎)

手腕的肌腱炎多為腱鞘炎(如媽媽手),特別是經常從事需要手腕反覆運動的工作者(如打字、手工藝製作或廚師)。

症狀:

  • 拇指與手腕連接處疼痛。
  • 握持物品時感到困難。
  • 手腕活動時可能聽到摩擦聲或感到僵硬。

膝蓋(髕腱炎)

膝蓋的髕腱炎(俗稱跳躍膝)主要影響連接髕骨與脛骨的肌腱,常見於跑步、籃球或排球運動員。

症狀:

  • 膝蓋前方疼痛,特別是在下樓梯或跳躍時。
  • 膝蓋僵硬和腫脹。
  • 活動後疼痛加劇。

腳踝(阿基里斯肌腱炎)

阿基里斯肌腱炎是跑步者、跳躍運動員或穿高跟鞋者的常見問題,影響連接小腿肌肉與腳跟骨的肌腱。

症狀:

  • 脛骨與腳跟交界處的疼痛或僵硬,特別是在早晨。
  • 劇烈活動後症狀惡化。
  • 肌腱部位可能腫脹或變厚。

肌腱炎多久會好?

肌腱炎的恢復時間因病情的嚴重程度、受影響的部位,以及治療方法而異。一般來說,輕微的肌腱炎可能在幾天到幾週內痊癒,而較嚴重或長期的肌腱炎可能需要數週到數個月才能完全恢復。

以下是一些影響恢復時間的因素以及常見的康復步驟:

影響恢復時間的因素

發炎的程度

輕微的發炎可能只需要短暫的休息即可改善,但如果肌腱長期受到壓力或反覆損傷,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修復。

受影響的部位

手腕、肩膀、膝蓋、腳踝等部位的肌腱炎恢復時間可能不同,因為不同部位的負荷和活動需求有所差異。

個人身體狀況

年齡、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個人的新陳代謝速度都會影響肌腱的修復能力。

治療的積極性

是否採取適當的治療,例如休息、冰敷、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,將直接影響恢復時間。

一般恢復時間範圍

  • 急性肌腱炎:通常在 2-4 週內恢復,前提是適當休息並避免加重發炎。
  • 慢性肌腱炎:可能需要 6-12 週,甚至更長時間,尤其是如果肌腱組織已有損傷或瘢痕形成。

康復建議

休息與避免加重負擔

停止會加重疼痛的活動,讓肌腱有機會休息並修復。

冰敷與減輕發炎

在疼痛或發炎嚴重時,每次冰敷 15-20 分鐘,間隔幾小時進行,可有效減輕腫脹。

物理治療

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幫助,進行按摩、伸展和增強肌力的練習,以促進血液循環並改善恢復速度。

抗炎藥物

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(如布洛芬)來減輕疼痛與發炎。

調整日常活動

避免長時間的重複性動作,並採用正確的姿勢和技術來降低對肌腱的壓力。

肌腱炎會引發哪些疾病?

肌腱炎本身不是一種直接導致其他疾病的病症,但如果長期未得到適當處理或管理,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或加重以下相關的健康問題:

慢性肌腱病(Tendinosis)

如果肌腱炎反覆發作或未妥善治療,肌腱組織可能發生退化,形成慢性肌腱病,此時肌腱的結構和功能可能受到損害,導致長期疼痛和運動能力下降。

肌腱撕裂(Tendon Rupture)

長期炎症會削弱肌腱的強度,使其更容易斷裂。常見的肌腱撕裂部位包括肩膀(旋轉袖肌腱)、膝蓋(髕骨肌腱)和腳踝(跟腱)。

關節活動受限(Reduced Joint Mobility)

肌腱的炎症和疼痛可能導致患者不願意活動受影響的部位,進一步引發關節僵硬和活動範圍受限,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

滑囊炎(Bursitis)

肌腱與周圍滑囊(減少肌腱與骨骼之間摩擦的小囊)可能同時發炎,形成滑囊炎,進一步加劇疼痛和腫脹。

肌腱鈣化(Calcific Tendinitis)

長期的肌腱炎症可能導致鈣鹽在肌腱中堆積,形成肌腱鈣化,進一步增加疼痛和僵硬,尤其是在肩膀等高頻使用的部位。

腕隧道症候群(Carpal Tunnel Syndrome)

如果肌腱炎發生在手腕,反覆的炎症可能引起手腕部位的壓力增加,從而壓迫正中神經,導致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,例如手部麻木、刺痛或無力。

慢性疼痛綜合症(Chronic Pain Syndrome)

肌腱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,可能導致長期的慢性疼痛,影響心理健康,並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。

關節炎風險增加

雖然肌腱炎本身不直接引起關節炎,但受影響部位的異常應力分佈可能增加鄰近關節的退化風險。

如何預防肌腱炎?

預防肌腱炎(Tendinitis)是保護關節與肌腱健康的重要步驟,特別是對於重複性動作頻繁或運動強度較高的人群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方法:

避免過度使用肌腱

肌腱炎通常由重複的動作或過度使用肌腱引起。避免長時間進行單一動作,例如打字、舉重或過度運動,可以減少對肌腱的壓力。

建議:

  • 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某些部位(如手腕或肩膀),定時休息並進行伸展運動。
  • 避免在身體疲勞或疼痛的情況下繼續活動。

正確的運動姿勢與技術

運動時不正確的姿勢或技術可能增加肌腱的負擔,導致發炎。

建議:

  • 在運動前接受專業教練的指導,確保使用正確的姿勢。
  • 適當調整運動器材的設置,例如座椅高度或握桿角度,以減少不必要的壓力。

逐步增加運動強度

突然增加運動量或強度會讓肌腱無法適應,增加受傷風險。

建議:

  • 遵循「漸進原則」,逐步提升運動負荷。
  • 運動後給肌腱充分休息的時間,以促進恢復。

定期伸展與強化肌肉

肌肉與肌腱的柔韌性與強度不足會使肌腱承受更大的壓力,增加炎症風險。

建議:

  • 每天進行輕鬆的伸展運動,特別是活動頻繁的部位如手腕、膝蓋和肩膀。
  • 定期進行肌力訓練,增強肌肉以支撐關節與肌腱。

使用適當的裝備與支撐

某些活動需要特定的裝備來減少對肌腱的壓力。

建議:

  • 使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工具,例如符合手型的滑鼠或鍵盤。
  • 運動時佩戴護腕、護膝或支撐帶,特別是在高風險的運動中。

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

全身健康是預防肌腱炎的重要基礎。

建議:

  • 保持健康的體重,以減少肌腱和關節的負擔。
  • 平衡飲食,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、維生素 E 和蛋白質,有助於肌腱的修復與維護。

重視早期不適

當肌腱感到緊繃或輕微疼痛時,及時採取措施可以防止問題惡化。

建議:

  • 停止可能引發疼痛的活動,讓患部休息。
  • 使用冰敷減少炎症,並在必要時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。

肌腱炎如何治療?

肌腱炎是一種由肌腱發炎引起的不適或疼痛,通常發生在肩膀、肘部、手腕、膝蓋或腳跟等頻繁活動的部位。治療肌腱炎的方式可以分為自我護理、非侵入性治療和醫療介入 3 大類。以下是詳細介紹:

自我護理方法

休息

避免造成肌腱負擔的活動是治療的第一步。休息可以減輕肌腱的壓力,讓受損組織有機會修復。

冰敷

冰敷可以減輕腫脹和疼痛。建議在肌腱疼痛的部位,每次冰敷 15-20 分鐘,每天 2-3 次,但要避免直接接觸皮膚,使用毛巾包裹冰塊。

壓迫與抬高

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影響的部位以減輕腫脹,並抬高患處來促進血液循環和減少炎症。

非侵入性治療

物理治療

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以設計針對性伸展和強化運動,以恢復肌腱的靈活性和強度。這些運動有助於減少復發風險。

按摩療法

透過專業的按摩來放鬆緊張的肌肉和肌腱,減少壓力和炎症。

抗炎藥物

非處方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如布洛芬或萘普生)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和炎症,但需遵從建議劑量,避免長期使用。

支具或護具

佩戴護肘、護膝等支具,可以限制活動範圍,減少對肌腱的壓力,促進恢復。

醫療介入

皮質類固醇注射

當疼痛和炎症嚴重時,醫生可能會建議注射類固醇來快速減輕症狀,然而需謹慎使用,因為過度注射可能導致肌腱損傷。

PRP 治療(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)

PRP 治療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液,經過處理後注入受損肌腱,促進組織修復。

手術治療

對於慢性肌腱炎且其他治療無效的病例,可能需要手術來修復撕裂的肌腱或移除受損的組織。

結語

健康的身體是我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,而肌腱炎帶來的不適,往往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。如果我們能在早期就察覺到那些微小但重要的警訊,如疼痛、僵硬或腫脹,並及時採取行動,不僅能避免更嚴重的健康問題,還能讓身體早日恢復活力。要記得我們的身體不會無緣無故地向我們傳遞訊息,每一種症狀背後,都藏著一個需要我們用心傾聽的故事。

無論是透過調整生活習慣、改善工作姿勢,還是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付出一點努力去關愛自己,都是值得的,千萬不要忽視這些警訊,因為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,而是我們需要用心守護的珍寶,從今天起為自己多做一點,未來的你會感激現在的選擇。



肌腱炎症狀有哪些?7 大身體健康警訊千萬不能忽視! 御美妍診所提醒您
治療後效果會依個人體質、生活作息而有所不同,需以醫師親自專業評估說明為準。本篇文章以介紹醫療新知與衛教宣導為主要目的,非為廣告內容。